国内动态

科技园区“同质化”竞争,没啥

    2017-03-09 09:10:36           浏览数:0

两会视点

  一家辽宁企业的董事长正深受“园区同质化”之困:在阜新同一园区内,各家企业都在做该公司一手开发的主导产品,同质化严重,由此造成的恶性竞争,导致产品价格快速下滑,“不仅使我们的业绩出现断崖式下降,也直接影响到公司上市进程”。

  旨在孵化高科技产业而建立的科技园区,正借力“双创”东风积极转型,并焕发出勃勃生机。以大学园区为例,最新数据显示,目前有115家国家级大学科技园获得认定,15年激增4倍,在孵企业共15431家,累计转化科技成果近万项。不过,伴随高速发展,各类园区同质化、空心化、平台功能弱化等现象也开始凸显。

  “园区内同质化竞争是很正常的现象。”贵州省科技厅厅长廖飞代表做过县委书记和州长,也搞过园区,“设计一个园区,事先想好这个板块做什么,那个板块做什么,是很理想化的,但实际操作中很难”。他的做法是,“做园区,我不定龙头,谁活得下来谁就是龙头,这是由市场而不是‘市长’决定的”。

  “这是一个不可避免的现象。”这几年,西南交大大学科技园副总经理康凯宁每年都要到国内各大园区调研、学习,他从另一个角度解读园区之间的同质化,“一个园区在某一方向上深耕多年,积累很多核心技术,也有很好的品牌形象,在这个市场上就有比较优势。但现实是,我国各地园区发展科技产业的时候,并没有形成长期积累的比较优势,只能拼劳动力、土地、资源这三个传统要素,一说搞什么热,全国各地的产业园区都是一拥而上,最后只能奔向同质化”。

  站在政府层面上,廖飞认为,第一,从顶层设计上来讲,很多地方同质化是因为达不到政府当初规划的想法,而这些规划未必符合实际;第二,园区“同质化”跟产能过剩根源相同,那就是创新力不足,“说白了你能干的别人也能干,别人干不了的你也干不出来”。

  让辽宁那家公司头疼的是:“恶性竞争导致产品不断降价,与去年同期利润相比损失2500万左右,且仍在持续下滑。”

  康凯宁认为,市场竞争有两种,如果只能生产低端产品,大家竞相杀价,那么资本收益率都很低,这是同业竞争;另一种是政府有意识调整产业政策和科技政策,让大家能够发挥各自的科技比较优势,这是差异化竞争。在采访中,有代表表示,产业发展讲求集群效应,就是先做大,后做强;大,意味着千军万马,竞争激烈;强,意味着大浪淘沙,强者屹立。没有前者,就没有后者。

  “不打价格战,你得有不打价格战的本钱,像华为,研发已经进入‘无人区’,无可取代,谁去跟他打价格战?”廖飞认为,同园区企业间的竞争,政府要做的就是引导不主导,作为不缺位,企业只要符合政府的政策,或者是财政税收都到位,都应该一视同仁。

  “必须想办法找出比较优势来,从拼资源转移到拼技术上来,这样,‘同质化’才会退潮。”康凯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