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7-20 15:26:11 浏览数:0
7月17-20日,高等学校新农村发展研究院第三届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典型案例交流会在东北农业大学举行。青岛农业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服务乡村振兴国家战略”获评高等学校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协同创新战略联盟优秀案例,并与大会代表分享了青农大经验。
“高等学校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建设计划”是科技部、教育部为落实2012年中央1号文件精神,以区域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实际需求为导向,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以各类农业服务示范基地建设为重点,以提高高等学校服务区域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能力和水平、推动高等学校与新农村建设的融合发展为目标,整合积聚科技资源,大力推进校地、校企、校所间深度合作,探索建立以大学为依托、农科教相结合、教科推一体化的农业科技服务新模式。2013年我校作为全国第二批高校获批建设,学校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办公室设在科技处。此次一共评选出了13个优秀案例,20个典型案例。
十九大以来,学校依托新农村发展研究院,组织各学院的450余名省级科技特派员,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给全国涉农高校的书记校长和专家代表的回信精神,深入“三农”一线,为坚决打赢“两不愁三保障”攻坚战提供了青农大方案与智慧,积累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成功经验,组织11支科技服务团队全面覆盖山东省指定贫困村200个,科技特派员服务达1200人次;在东西协作及对口支援、重庆西藏新疆等西北五省持续选派优秀省级特派员300人次,形成了“一粒种子一亩田、一项技术一座园、一叫就到”的科技特派员现象。学校累计完成新型职业农民、科技推广人员、科技干部专业培训等近54000人才次,培养致富带头人1160人。
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新农村发展研究院聚焦学校党委、校行政的总要求,贯彻落实党中央三农工作的指示精神,做好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打通科技服务乡村振兴的路径,将科技成果应用到田间地头。在农学、园艺、食品、畜牧等10多个领域实现科技成果转移转化160余项新技术、新成果、新品种、新模式落地生金,全面聚焦脱贫攻坚,助力乡村振兴。70余项技术和品种被国家和省市确定为主推技术和品种,在山东省农业主推技术和品种贡献率达10.5%。
2020年荣获山东省农业成果转化促进会“科技兴农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2021年,在科技部举办的“大美科技特派员”评选活动中,我校共有4名科技特派员获得山东省推荐,全省共推荐15名科技特派员,我校推荐总数和排名均列全省第一。
2021年站在历史两个一百年的节点上,学校要求新农村发展研究院结合学校党史学习、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凝练经验,以积极服务乡村振兴为主线,获评此次优秀案例,是学校服务国家战略,牢记以人民为中心的体现。
下一步学校新农村发展研究院持续探索“1+5”青岛农大社会服务模式的创新实践,“十四五”期间将摸索“2+N”组织模式(即新农村发展研究院+乡村振兴研究院),推动“基地+研究院”向“政产研共同体”转型升级,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国家乡村振兴战略;推进“151”科技特派员战略的实施,聚焦习近平总书记对科技特派员制度推行20周年重要指示精神,锻造社会服务专职队伍,从“创新链”到“产业链”凝练转化技术和转化产品,积累科技创新与乡村振兴有机结合的经验,发挥学校科技创新、智力优势,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服务三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