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动态

我省“十三五”建20个省级农高区

将出台奖补政策助推企业搞研发,补助经费最高1000万元

    2017-04-20 09:13:55           浏览数:0

农村大众报济南讯 (记者戎宁)4月17日,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邀请省科技厅主要负责同志、省财政厅负责同志等解读《关于加快全省农业科技园区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十三五”期间,我省有特色、有竞争优势的设施蔬菜、特色果品、海水农业、海洋养殖等方面布局新建1-2个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新建10个左右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新建20个左右省级农高区。

打造优势产业集群

目前,我省拥有全国第二个国家农高区———黄三角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19个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总数位居全国第一;14个省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111个省级农业科技园,全省120个涉农县(市、区)实现了省级以上农业科技园区的全覆盖。

《意见》指出,我省将打造全省优势产业集群。重点发展以寿光市、兰陵县、聊城市等为代表的设施蔬菜,青岛、烟台、威海等为代表的海洋生物,鲁南、胶东半岛等为代表的林果业,以及畜禽、农机、化肥农药等千亿级农业产业集群,着力壮大花卉苗木、中草药、食用菌、高油花生等百亿级产业集群规模,提升菏泽牡丹、东阿阿胶等一批知名农业品牌影响力。

规范农业科技成果转化

《意见》提出,我省将推动园区建设一批特色“农业科技成果转移服务中心”,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组织化、规范化。按照“一县一园一特色”思路,打造优势特色产业和农业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基地,辐射带动全省每个农业县(市、区)打造1-2个规模超10亿元的优势产业,形成规模集聚和品牌效应。培育农业发展新业态,扶持农业科技骨干企业发展,拉长农业产业链条,打造全省优势产业集群。

省科技厅副厅长潘军介绍,我省在壮大农村科技人才队伍方面,实施高效生态农业领域“泰山产业领军人才”计划,切实发挥科技副县长对区域科技创新的指导作用,有效激发科技特派员服务农村基层、服务创新创业的热情。全省活跃在农村一线的科技特派员总数达到1万人以上,带出一批“乡土农技能人”。支持西部经济隆起带基层人才,推进农民工、大学生等回乡创业。加强各类农业科技创新和服务平台建设,推进资源集成、共享共用。加快农业农村众创空间“星创天地”建设,建设一批集农科研发、农技推广、科技精准扶贫、农村乡土人才培训等功能于一体的“农科驿站”,为返乡农民工、大学生、农村中小微企业、科技特派员等提供创意创业空间、创业实训基地。

财政支持企业搞研发

加快农业科技园区体系建设是财政科技投入的重点方向。省科技厅农村科技处处长王守宝介绍,省财政支持整合农业科技资金用于农业科技园区建设。2017年新增设1000万元的科技特派员专项经费,用于科技特派员表彰和工作补助,推进农业农村领域创新创业,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培育农业科技发展新动能。

据了解,我省将在省级以上农高区推行科技型企业研发投入普惠制奖励补贴政策,补助经费最高1000万元,引导企业建立研发准备金制度,强化科技投入,补助资金由省级、市级及以下财政按一定比例承担。对园区内首次通过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的科技型小微企业,省财政科技资金给予每个企业10万元补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