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农业大学“2021年度山东省自然科学奖”取得新突破

    2022-07-04 08:40:16           浏览数:0

   

    6月下旬,山东省科技创新大会在济南召开,会议公布了《关于2021年度山东省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对为山东省科学技术进步、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科学技术人员和组织给予奖励。由青岛农业大学牵头申报和参与的6项成果获奖,其中第一单位申报成果获得自然科学奖二等奖3项,占省属高校自然科学奖十分之一;第一单位申报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三等奖各1项,参与科技进步奖三等奖1项。充分展示了学校近年来在基础和应用研究领域的长足进步。

    山东省科学技术奖是省人民政府设立的省级最高科技奖,每年评选一次,表彰为我省科学技术进步、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科学技术人员和组织。2021年度共授予自然科学奖45项,其中山东省属高校获得29项。

    李峰教授主持完成的均相光电生物传感新方法研究项目获得山东省自然科学奖二等奖。该项目围绕生物识别与信号转换这一关键科学问题,致力于均相光电生物传感新方法研究,发展了比率型均相电化学生物传感新方法,构筑了超灵敏光致电化学及荧光传感新方法,实现了均相电化学生物传感八种基础逻辑门运算的全构建,丰富和发展了均相生物传感研究领域,扩大了均相生物传感的应用范围,具有重要的科学研究意义和潜在的应用价值。

    肖建教授主持完成的绿色高效精准合成项目获得山东省自然科学奖二等奖。该项目从生物活性分子骨架出发,开展了高效构建杂环结构的应用基础研究。建立了具有原始创新性的杂环化合物的构建新方法,高效合成了一系列具有潜在生物活性和应用价值的新骨架杂环化合物,为新型杂环化合物构建奠定了方法学基础, 为新型药物、新型材料的研发提供了化合物分子库和筛选平台,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价值。

    马东教授主持完成的纳米光催化体系构建新策略及降解水中高风险有机污染物机制研究项目获得山东省自然科学奖二等奖。该项目针对纳米光催化技术治理有机污染物技术中的光生电子体系量子效率低下和有机污染物降解不彻底等技术瓶颈,设计构建了一系列Z型、异质结型纳米光催化体系,在量子效率提升、水中高风险有机微污染物降解领域取得了重大科学发现和理论突破。

    朱伟教授主持完成的高效环保刺参生物饲料的创制及产业化项目获得山东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该项目凝聚了团队 16 年来的科研成果,系统研究了刺参的营养需求及营养生理,制定了刺参饲料国家标准;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创制出高效环保生物饲料,解决了刺参养殖业发展过程中饲料效率低下、养殖水体污染和食品安全风险等制约刺参养殖业高质量发展问题,产生了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盖凌云高级工程师主持完成的“耐盐抗旱花生新品种培育与云服务推广示范”项目获得山东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该成果属于现代农业与农业信息化交叉领域,是现代高效农业与新一代信息技术交叉研究。研究针对当前盐碱地缺乏耐盐抗旱花生品种,成果推广体制活力弱、技术人才培训形式单一等问题,开展技术创新、成果转移转化和技术培训等工作,创新性发明了花生耐盐离体定向筛选新技术,为盐碱地高效利用和保障国家粮油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真正发挥了农业压舱石的关键作用。

    山东省科学技术奖是学校年度科研工作重点突破的标志性成果之一。学校高度重视省科学技术奖的申报工作,注重科研成果积累凝练,持续优化“3+5”成果申报模式,有效提升科技成果质量。近三年来,学校共推荐牵头申报山东省科学技术奖35项,其中16项获奖;共获得省部级及以上科学技术奖励46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省部级一等奖11项,获奖数量和层次大幅提升,有力助推了学校高质量发展,为山东省科教强省做出重要贡献